艺术系开展“关注大学生暑期打工安全必读教程严防受骗”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13-05-29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陈坤 摄影: 来自:艺术系
责任编辑:
暑期即将来临,校园里又刮起一股打工热。校园里随处可看到各企业张贴的招工广告。面对琳琅满目的招聘信息,涉世不深的同学们稍不注意便会上当受骗。
一、大学生打工常遇到的问题
1、虚假招聘广告充斥校园,真假难分辨。同学们会经常在校园内不少灯柱上、宿舍楼门口、餐厅的墙上都贴有各种各样的招聘宣传页。这些招聘广告上大都写的工资高,环境也很好等等,招聘各式各样的人才。有的厂家还设了招聘点,随便摆了几张桌子,桌子上放着宣传单和一些资料及报名表等。还有一些学生模样的人在发宣传单。通过调查,他是一所学校的学生,在帮一家企业做宣传,每天可以有25元的收入,同时也是一种锻炼。他对这家企业的了解也只限于宣传单上的内容,别的就不太知情了。据了解,很多企业的招工人数都有几百人。由于帮企业发放宣传单的学生并没有到公司和企业了解单位详细情况,就在学校通过发宣传页、张贴广告等形式招工,所以那些招来的人怎么安排?都做哪些工作?受委托做宣传的学生并不知情。但是很多应聘大学生由于急于找工作,而放松了警惕。
2、中介组织芜杂生长。有很多打着“勤工助学”招牌从事职业介绍的中介组织。这其中不乏以牟利为目的的黑中介。他们一般都要收取30元或50元甚至更多的中介费,而且服务质量极差,只管凑够服务次数,却不顾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很多同学即使交了中介费,到头来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兼职工作。甚至,有些中介组织与用人单位勾结起来,利用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看待事物理想化等弱点,故意设置障碍,使其遭受挫折而放弃打工,从而停止服务,骗取其中介费。
3、用人单位违法收取押金。有一些打工经历的学生说,如果不愿意交押金那么单位是不会用你的,因为还有很多人愿意交。但是用人单位收取的押金一般不会全额退还,甚至根本不予退还。
4、打工者的权益遭受非法侵害时,最有效的求救方法莫过于向法律求助,即提起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但这对于经济尚未独立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
5、利用大学生暑期求职迫切心理。趁暑假去打工,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一方面又可以挣些钱,减轻家庭负担。说不定进了好企业,还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学生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害怕陷入毕业等于失业的怪圈,急于找到一份工作来锻炼自己。这种心理使得用人单位的招聘变得很容易。据了解,很多大学生遭遇过这样的境况,招工时所说的各种条件和真实情况有许多不符的现象。比如去之前说每个人每月是1500元工资,包吃住。但到了工厂才知道,包吃住是要交钱的,每个月要扣相应的床位费和饭钱,有的还要扣去服饰费、培训费等多种费用。还有当时去的时候说是进电子厂,到了地方却是一个制包厂。遇到这种情况,势力单薄的学生也不得不忍气吞声。
二、招聘陷阱多谨慎来应对
现在校园内招工多为广州、深圳、上海等比较远的地方,稍不小心便会上当。如果正规企业招工的话,应该会到就业办以及相应部门和学校联系,不会私自找人招工。况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企业一般不会一次性就招几百人,所以这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再次,艺术系团委对学生暑假打工提出几点建议:
1、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同时注意保留一切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的证据。
2、不要向用人单位缴纳押金和身份证等。因为有法律明文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务工人员的押金和身份证。
3、要有安全意识,不要轻易相信各种中介,应通过正当渠道寻找打工信息。如果中介机构收取了高于10元的建档费,那肯定就是在违规操作,大学生可以到工商管理部门投诉。当中介机构要求先付费,后提供工作信息时,大学生必须要求中介机构签订协议或开出正式的收据(有公章、签名等),并注明必须工作介绍成功才收取中介费,切忌口头协议。这样,当大学生在要求提供服务过程中和中介方发生纠纷时,就可以有依据。
4、诚实工作,恪守信用。当然,大学生在要求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相应的要自觉履行所承担的义务。一些用人单位之所以要求大学生先交押金及相关证件,主要还是为了防止大学生不诚信或不负责任给他们带来损失。所以,在了解清楚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确认其合法、可靠,并签订书面协议之后,大学生就应该按照约定,恪守诚信,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这样既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心,还可以树立大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形象,可谓一举两得。
5、一定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专业,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为将来增加筹码。(艺术系团委)